亚新app提款到账快01
  • 首页
  • 亚新app提款到账快01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亚新app提款到账快01 > 新闻动态 > 他的三位部下被评正兵团级,都是名将,自己被评副兵团级,不嫌低_李聚奎_司令员_战争
    他的三位部下被评正兵团级,都是名将,自己被评副兵团级,不嫌低_李聚奎_司令员_战争
    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4:53    点击次数:178

    在开国57位上将中,谁是最晚被授予军衔的呢?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有一个不小的故事。1955年,中央授予了55位上将军衔。接着在1956年,王建安补授了上将军衔,而在1958年,李聚奎才被补授上将军衔。李聚奎之所以比其他人晚了三年,其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。

    1952年,军队在进行评级时,李聚奎被评定为副兵团级,而根据他在东北野战军担任后勤部部长的经历,本应评为正兵团级才对。之所以他被评为副兵团级,和他在战争年代的战绩以及某些特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。事实上,李聚奎在所有上将中,资历排名非常靠前。

    李聚奎于1928年参加了平江起义,随后跟随彭德怀抵达井冈山,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。他先是从红5军调任至新成立的红6军担任支队长,军长是黄公略。一个月后,红6军改为红3军,李聚奎便成为了红3军9师的师长。在长达数年的反围剿战斗中,红军经历了无数次的整编和撤销,直到第五次反围剿时,红1军团被缩编为红1师、红2师,而李聚奎就担任了红1师的师长。

    展开剩余70%

    随着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,李聚奎指挥下的红1军团由三支精锐部队组成,他也因此立下赫赫战功。这三个团后来都成了战功显赫的部队,培养出了三位在军队中地位更高的将领,分别是杨得志、邓华和黄永胜。

    杨得志曾是红1团团长,他的团是红1师的主力团,李聚奎一直对其非常器重,几乎可以说有些“偏袒”。在强渡大渡河时,杨得志率领红1团打开了北上通道,确保了红军主力的顺利渡河,这一举动极大地挽救了红军的危机。抗日战争期间,杨得志从团长一路晋升为冀鲁豫军区司令员、代旅长等职务,深处一线指挥。解放战争时,他赴晋察冀军区工作,担任纵队司令员等重要职务。新中国成立后,杨得志成为志愿军的第三任司令员,最终被授予上将军衔,并回国后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。

    邓华则在红二团担任政委。相较于红1团,红二团的重视程度稍低,这在战争年代是普遍现象。无论是一营、一团还是一师,主力部队总是优先得到关注。邓华在担任团政委之后,调任至陕北,担任了红1军团第2师政治部主任、红1师政委以及红2师政委等职。抗日战争时期,他被派往晋察冀军区,担任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、旅政委等职务。解放战争时,他赴东北参与战斗,担任纵队司令员、兵团司令员等职。新中国成立后,邓华成为了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委,后来接替彭德怀成为第二任志愿军司令员,掌管百万大军,最终也被评为正兵团级,授予上将军衔。然而,庐山会议后,邓华便逐渐离开了军队。

    黄永胜作为红三军团的团长,虽然在军政双全的上将中不算最出色,但他却一直在革命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在抗日战争期间,他曾在晋察冀军区任职,1944年被派往陕甘宁,担任旅长,保卫延安。抗战胜利后,他赴东北作战,担任纵队司令员、兵团副司令员等职。新中国成立后,黄永胜担任兵团司令,评级为正兵团级并被授予上将军衔。1968年,他晋升为总参谋长,名声一时如日中天。但随着1971年“九一三”事件的发生,黄永胜的军旅生涯也随之结束。

    相比这些部下,李聚奎的晋升显得有些缓慢。自1935年起,他便被派往红四方面军担任参谋长,并在随后的十几年里与参谋工作建立了深厚的联系。抗日战争时期,他担任了386旅参谋长,并在抗战后期被任命为抗日先遣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,随即升任为决死第一纵队副司令员。解放战争期间,他在冀热辽军区、西满军区担任参谋长等职务。1948年,李聚奎改行后勤工作,成为黄克诚的部下,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。

    新中国成立后,李聚奎在评级时被提名为正兵团级。或许是因为他长期在参谋部工作,未能亲自参与大量的战斗任务,才被评为副兵团级。但他并没有因此感到不满。1955年,石油部成立,他被推荐担任部长,因此错过了授军衔的机会。到了1958年,受大跃进的影响,许多单位出现浮夸风气,但李聚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,这使得他在石油勘探工作中始终保持稳健。在此期间,他被调回军队,最终得到了补授上将军衔的机会。

    李聚奎之后便一直在军队工作,直到八十年代才正式离休。

    发布于:天津市

    Powered by 亚新app提款到账快01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